中新網(wǎng)5月31日電 據(jù)臺灣民生報報道,澳洲馬納希醫(yī)學(xué)院(Manash)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有抗癌作用,原因在它會增加一種蛋白質(zhì),這種蛋白質(zhì)可抑制細胞生長,能誘發(fā)細胞死亡。研究報告刊于五月號《消化道》期刊。
研究員針對443個大腸直腸癌病患追蹤五年。研究主要是比較五年多研究期間患者的體質(zhì)指數(shù)、體能活動量,以及IGFBP-3或IGF-1含量。IGFBP-3是類胰島素結(jié)合蛋白-3,能抑制另一種稱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的蛋白質(zhì)IGF-1,進而遏阻IGF-1促進細胞的生長。
對這些患者做的分析發(fā)現(xiàn),體能活動量大的人,他們的IGF-BP-3含量增加,這與大腸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48%有關(guān)。但與他們的IGF-1含量無明顯關(guān)連。體能活動量少的人,其IGF-1或IGFBP-3含量和大腸癌患者存活率無關(guān)。
研究人員說,體能活動可以增加IGFBP-3含量,增加的IGFBP-3可使游離的IGF-1含量減少。IGF-1已證明會刺激細胞生長,防止細胞死亡,促進新血管形成。腫瘤就靠這些血管供血生長。
研究人員表示:已有研究顯示運動量對抗癌有意義,也就是說運動量愈多,患癌危險愈低,不過我們研究的方向不同。我們是在研究一個人罹患大腸癌后,運動對這個人的愈后有什么作用,以及這個抗癌作用背后的機轉(zhuǎn)。 【編譯:錢基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