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綜述:旱災惡化 臺灣輿論批評當局“治水無方” 2002年05月10日 08:53 中新社香港五月九日電(記者傅后閩)近月來,臺灣旱災持續(xù)惡化,特別是北部地區(qū)民生用水和工業(yè)用水面臨缺水威脅,農作物生產受到影響。島內各界在“無水問蒼天”之際,也都批評當局“治水無方”,缺乏危機應變能力。 針對日趨嚴重的干旱缺水問題,《臺灣時報》日前在一篇題為《從水荒失措談行政官員的法律責任》的社論中說,在處理如此重大、攸關整個民眾生計事件上,當局相關部門應變的態(tài)度與做法,“的確出了極大的問題”。社論指出,天不下雨,那是無法抗拒的事,但干旱長達半年之久,當局卻遲遲沒有妥當?shù)膶Σ,沒有切實的動作,拖到如此地步,當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旱災問題日久沒有解決,同樣引起多位臺灣“立委”的不滿與抨擊!傲⑽闭J為,往年對于缺水問題都有機制因應,為何今年會變得如此嚴重,顯見這次缺水,除了天災外,“人謀不臧也是主要的因素”。當局雖擅于“作秀”,但卻提不出具體“治水方案”。 與此同時,島內輿論對當局“治水無方”的詬病主要反映在:一是當局對缺水危機沒有做到“未雨綢繆”。就這次水荒來說,早在半年前已有征兆,而有關方面也向當局提出“農業(yè)休耕”的建議,但當局充耳無聞,毫無反應,結果造成農業(yè)用水和工業(yè)用水產生矛盾,導致要被迫提前實施限制“民生用水”。二是面對旱情的惡化,當局卻臨急提出所謂“南水北運”計劃。此一方案一出籠,隨即遭到各方的抨擊,指出這是不可行的,充其量只是“杯水車薪”而已,因為島內南部各地水庫不多,也面臨缺水威脅,何來“有水北運”?三是在金門、馬祖前后向福建方面買水和商討供水事宜之際,臺灣當局卻昧于這一客觀現(xiàn)實,異想天開地提出“向鄰近國家購水”的構想,說什么“買水要通盤考量,不限于大陸”云云。當局這種舍近求遠的做法和仇視大陸的心態(tài),被“立委”直斥為“遠水救不了近火”,簡直是愚弄臺灣民眾。 目前,“水荒”問題不但影響臺灣民生,而且也波及工農業(yè)生產和沖擊臺北股市行情,連鎖反應甚廣。臺灣當局如何“治水”,人們拭目以待。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