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篇 半個世紀的跨越:八閩公路建設輝煌 中新社福州九月五日電 半個世紀的跨越:八閩公路建設輝煌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 一位別離故鄉(xiāng)五十年的閩北籍老臺胞返鄉(xiāng)探親時,特意乘車游覽八閩,一條條寬敞、筆直的公路飄帶般穿山越嶺,縱橫交錯,令他驚嘆不已。八閩公路在這位來自遠方的游子面前展示半個世紀建設的輝煌。 福建地處中國的東南沿海,境內山巒重疊,溪谷縱橫,稱之“東南山國”。民國初出版的《道路月刊》曾這樣描述:“閩省腹地,山脈綿亙,道里崎嶇,鳥道盤纖,羊腸迫隘,陸行百里,動須旬日”。這就是當年福建公路的寫照。一九一九年,福建省開始修筑第一條公路---漳州至浮宮公路,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時,全省勉強能通車的公路僅九百四十五公里。 新中國誕生后,福建人民不畏艱險,公路交通發(fā)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在“一五”計劃期間,福建省有計劃地改造閩西南干線,并開辟閩東福州至溫州干線以及若干地方公路,擴大了通車縣份。至一九五七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已有六千多公里,不通車的縣只剩五個。一九五八年開始進入“大躍進”時期,全省掀起了群眾性修路熱潮。三年中,新增公路七千二百多公里,但由于急于求成,導致公路建設質量低劣,僅有一千四百多公里能符合當時規(guī)定的公路標準。一九六一年,省交通廳決定重新恢復原有的公路管理體制,使公路建設重新回到健康的軌道。到一九六五年底,全省公路里程增長到一萬四千二百多公里。 八閩公路建設成績最為顯著的時期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年間。一九八七年建成當時全國最長的隧洞式公路隧道---福州鼓山隧道,及全省第一條一級公路福馬公路。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0年完成福廈路改造。這期間,一大批結構不同、造型各異的橋梁橫空出世,展露在八閩在大地上。如:一九八四年建成的泉州大橋,一九九0年建成的福州洪塘大橋以及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建成通車的全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廈門大橋等。十四年間,全省共建橋梁三千多座,其中大型橋二百多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福建省公路建設以每年新增一千多公里的速度遞增。至一九九二年底,全省擁有公路近四萬二千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土地上擁有公路三十四公里,公路密度居全國第五位,基本形成了以省會福州和沿海港口城市為中心向內地輻射的公路網(wǎng)絡。一九九二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果斷作出決定,用八年時間,興全省之力,集中力量全面改造省內“兩縱三橫”國、省道主干線和部分經濟繁忙路段共四千公里,稱之“先行工程”。 此后,從閩東到閩西,從武夷山麓到九龍江平原,處處展現(xiàn)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筑路圖。至一九九六年底,“先行工程”勝利結束,全省投資一百三十億元建成二級公路四千公里,其中水泥路面三千多公里,福建水泥路面躍居全國各省前列,省境內五條國道全部達到二級以上標準!跋刃泄こ獭笔谷【艂地市之間都有一條高等級公路相通,集裝箱車可以自由往來山區(qū)和沿海。 五十年間,福建公路里程增長了五十倍,橋梁發(fā)展到九千多座、近三十萬延米,隧道已有五十座、總長三點一萬多米,F(xiàn)在,四萬八千公里公路密布在全省十二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四千多公里高級公路猶如蛟龍游走八閩,連接著城市和鄉(xiāng)村。一道道橋梁如一道道彩虹跨越江河,一座座隧道似利劍剌透重山,一個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公路網(wǎng)已經在福建形成。 海峽西岸騰巨龍,大路磅礴走八閩。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泉廈高速公路通車,結束了福建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一九九八年九月八日,廈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今年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一百四十公里長的福泉高速公路也將竣工通車。 |
[返回]
版權所有:中國新聞社、搜狐公司 制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多媒體編輯部 |
Copyright: http://m.17338.cn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