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篇 布朗山里萬象新 作者 晉群 徐玉長 現(xiàn)有8萬多人口的布朗族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山區(qū),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聚居地則是布朗山。通往西雙版納著名邊境旅游小鎮(zhèn)打洛的昆洛公路穿過布朗山北部,沿這條公路從勐海縣城向西南行進30多公里,就來到進山路上的第一個布朗族村寨棗曼果。在曼果村口的幾棵大榕樹下,裝著雞棕菌、牛肝菌、青頭菌、干巴菌、甜竹筍等各種山珍的籃子、盆子在路邊一字排開。幾十位布朗族男女老少村民守望著公路,一旦有大小車輛經過,他們便站起來,雙手高高舉起那些城里人難得一見的山珍,圍上去熱情推銷。賣的是山貨,交易方式也很原始,但土生土長于布朗山、曾在布朗山鄉(xiāng)任鄉(xiāng)長近10年的老鄉(xiāng)長巖溫南卻說:“這個初級市場在我們布朗山封閉的歷史上并不簡單,它反映了我們布朗人開放意識的初步形成! 布朗山上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藤蔓、灌木叢生。布朗族千百年來就一直居住在這樣的深山老林里,幾乎不與外界交往。巖溫南不會忘記,30多年前,進布朗山的第一條公路剛修筑時,一些離路近的布朗群眾就忙著把家搬走,長期封閉的生活使他們一時難以接受通往山外的公路。但大山畢竟沒能擋住現(xiàn)代開放意識的滲入。原住深山的布朗族人如今正紛紛搬遷至公路附近,建起許多路邊新寨。人們不僅搞起了“路邊交易”,一些村寨還在政府扶持下建起了商品牛羊養(yǎng)殖基地、蔬菜和甘蔗種植基地,部分布朗人買車跑起了運輸,新一代布朗商人還把山珍特產生意做到了省外。 布朗族三代住房的變遷,更把這個民族在新中國日漸繁榮的發(fā)展歷程展露無遺。布朗族傳統(tǒng)的“干欄”式竹樓以竹子和茅草為材料,樓下四圍無遮攔,用來關養(yǎng)牲口、堆放雜物,樓上用竹籬笆做圍墻,樓室中央設火塘,一家人做飯、待客、休息等所有家居活動都在這里進行。這就是布朗族的第一代住房,極其簡陋。如今,這種竹樓已十分罕見,在曼果寨的57戶人家中,只有老村長巖相家還保存著一座竹樓,但也只是用來專門堆放雜物。 木樓是布朗山上的第二代住房。這種木樓用瓦片蓋頂,室內安裝板壁將堂屋與臥室隔開,還用上了床。與傳統(tǒng)的竹樓不同,木樓更為牢固耐用。布朗村寨民居從竹樓到木樓的演變,發(fā)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那是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生產生活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到了90年代,布朗族的住房開始向第三代演變,磚瓦樓房不斷崛起。這種樓房保留了竹樓的建筑風格,又吸收了漢族乃至西方建筑藝術的精華,內部不僅分設有堂屋、臥室、灶房,有的人家還專門設置了廁所和浴室。此外,沙發(fā)、電視、收錄機、冰箱等已取代了過去單調的火塘。 布朗山村教育的飛速發(fā)展讓人們看到了這個民族更加美好的前景。 布朗族信仰佛教,按過去的習慣,男孩子到八九歲都必須進佛寺當和尚,幾年后再還俗回家。直到解放初,布朗山的村村寨寨都有佛寺,卻沒有學!,F(xiàn)在,現(xiàn)代初級教學體系已經在布朗山形成。新學期開學之際,記者在山寨里雖見到不少身披黃袈裟的小和尚,但見到更多的還是身背書包的讀書郎。 據(jù)了解,布朗山歷屆鄉(xiāng)政府為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作了很多努力,鄉(xiāng)里每年把有限的財力和物力都首先用于保障教育,鄉(xiāng)干部像一些地方掛鉤抓扶貧一樣掛鉤抓教育,如今學校基本都由最初的茅草房改建成了磚瓦房。兩年前考上云南民族學院的玉應南是布朗山第一位女大學生。由于家境困難,鄉(xiāng)政府幫助她解決了所有學雜費,每月還給她150元基本生活費。玉應南每個學期都給鄉(xiāng)黨委寫信報告自己的學習成績,表示畢業(yè)后一定要回到家鄉(xiāng)建設布朗山。密林覆蓋的布朗山寧靜如世外桃源,群山的阻隔使這份寧靜延續(xù)了千百年,但是現(xiàn)代文明已在悄悄改變著這座大山。(完)
|
[返回]
版權所有:中國新聞社、搜狐公司 制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多媒體編輯部 |
Copyright: http://m.17338.cn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