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股市低迷的影響,歲末基金分紅潮并未像往年那樣“洶涌澎湃”,尤其是以“紅利”命名的基金,由于凈值跌跌不休,11月份以來更是“集體失聲”。
債券基金勤分紅
據(jù)WIND最新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本周一,從11月份以來,約有20只基金公布了分紅方案,其中75%是債券型基金。就連剛成立幾個月的債基都加入了分紅的行列,如11月份建信穩(wěn)定增利實施首次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fā)紅利0.15元,幫助投資者鎖定投資收益,此時該基金才剛成立4個月,凈值漲幅已經接近9%。這主要是因為受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利率、上證所宣布對債券交易免收交易費等多項利好影響,債券基金紛紛取得較好的收益,第三季度債基實現(xiàn)當期利潤24.94億元,居所有基金類型之首。在央行首次降息后的10月份,債券型基金就占據(jù)了開放式基金凈值排行榜前列,其中建信穩(wěn)定增利就以5.10%的月漲幅排名第一。
而泰達荷銀價值優(yōu)化、景順內需增長貳號、南方績優(yōu)成長、廣發(fā)策略優(yōu)選等成為11月為數(shù)不多的偏股型分紅的基金。
紅利基金無“紅”可分
從分紅的基金中,記者發(fā)現(xiàn)其中紅利型基金少得可憐,主要是因為虧損幅度太大。在榕建行理財師朱先生表示,截至本周一,除成立時間不久的德盛紅利股票和富國天鼎中證紅利指數(shù)兩只新基金的單位凈值為正外,其他紅利型基金凈值今年平均下跌幅度約為44%,今年在虧損幾成定局的前提下,很有可能出現(xiàn)無“紅”可分的局面。
據(jù)朱先生介紹,購買基金并不一定要沖著“紅利”二字去買。目前市場在售的紅利型基金一般都會在名稱中標注“分紅”、“紅利”、“收益”等字眼,這是基金公司吸引投資者的一種銷售手段,目前這類紅利型基金大概有30多只。它們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優(yōu)先持有高股息的紅利股,例如中信紅利精選等;另一種則是基金有強制的分紅條款,約定定時定點分紅,如新世紀優(yōu)選分紅等。今年很多上市公司出現(xiàn)虧損,兩市實施過分紅的上市公司數(shù)量大幅銳減至30家左右,加上基金也大幅虧損,自然導致兩類紅利基金無“紅”可分。(記者王仕能)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