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jīng)|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wǎng)|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nèi)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新時評:不妨公布治理太湖滇池淮河的費用詳單
2007年06月04日 1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6月4日電 題:不妨公布治理太湖、滇池、淮河的費用詳單

  作者:鄭根嶺

  正當太湖藍藻污染使得無錫百姓飲水困難的公共危機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之時,又聽聞云南省政府公布:10多年來各級部門共投入47.62億元治理滇池,但水質(zhì)未獲根本好轉(新華網(wǎng)6月3日電)。

  這個消息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此前已經(jīng)知道的太湖、淮河治理耗資巨大的舊聞,進而產(chǎn)生疑問:這么多錢具體都是怎么花的,為什么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就斗膽建議,能不能公布治理太湖、滇池、淮河和其他大工程的資費詳單,讓社會大眾品頭論足,看看哪些錢花得其所,多少錢花得不明不白,還有哪些工程本來有可能做得更好比如少花錢多辦事……

  根據(jù)公開報道,歷時15年并于一年前完工的太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投資逾百億元,而二期工程預算投資則多達1000億元。不知道這些資金中直接和間接用于治理污染的有多少,但眼下的藍藻污染,無疑給太湖治污下了一個尷尬的結論,盡管諸多解釋極力回避藍藻污染與工業(yè)污水、生活污水向太湖排放的聯(lián)系,但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任怎么樣也抹殺不了。至于淮河污染治理,耗時10年,國家、地方和眾多企業(yè)投入600多億元巨資,可到如今依然污濁不堪,沿河居民“守著淮河喝礦泉水、純凈水”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

  為治理水患和水體污染,國家和地方不惜投入巨資,可這些錢花出去了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應有效果,這就不能不讓人產(chǎn)生疑惑,也就難免會讓人往工程腐敗上面猜想。加上這些巨額資金在系統(tǒng)內(nèi)、部門內(nèi)暗箱操作,等于為另類用途開了方便之門,由此也就難以回答公眾的疑問,難以消除大家的猜測和疑慮。這些資金具體都是怎么分配的,每一筆錢都是由什么單位、什么部門、什么人具體負責操作的,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和成效?是由那些領導和專家驗收的每一項工程,出具了權威鑒定意見,也應該公諸于眾,畢竟理應誰說話誰向公眾負責,不能糊弄了事,你好我好大家好。

  隨著國力的提升,再造秀美山川成為黨和政府的一大政策導向,各級政府用在治理環(huán)境方面的資金越來越多,因此未雨綢繆,在此領域加大公開力度防止腐敗就成為當務之急。污染本是罪過,可鬧不好治理污染這件善事,卻照樣有可能成為工程腐敗的一個品種,打著高尚的名義行貪腐之實,不是不會出現(xiàn)的事。這并不是說太湖、滇池、淮河治理當中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不過具體操作人應該給公眾一個機會,讓大家了解這些巨資具體都用到了什么地方,為什么沒有收到預期的成效?有什么經(jīng)驗,又有什么教訓?

  隨著GDP數(shù)字的膨脹,現(xiàn)在全國不少地方的官員,都是一副財大氣粗的口氣,好像都在發(fā)愁錢多了花不出去,可到底有多少錢真正用得其所,真正用到了國計民生急需改善的地方,又有多少被不合理地交了“學費”,用到甚至挪用到了本不該去的地方?拿了錢不認真干事,只是巧立名目套錢花錢——我們見多了公共投資的這種命運,決不能聽任其一再重演了。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