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短短一個月就征集到3.5萬條意見,足見公眾對于醫(yī)改方案的關注程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醫(yī)療體制,與所有人的利益,尤其是低收入階層的利益休戚相關。越是低收入階層,基本的社會保障制度越能影響他們的基本生活質量。發(fā)改委的統(tǒng)計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發(fā)表意見的群眾以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為主,年收入在五萬元以下的占總人數的95%左右。不是說高收入人群不關心醫(yī)改方案,而是因為,他們除了收入水平相對來說能夠更好地保障自己外,還擁有更多行使話語表達權的機會和場合。
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權力,而權力可以影響權利的享有。有充分話語權的群體,自然不需要通過公開征求意見這種被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意愿甚至利益訴求,比如說醫(yī)藥企業(yè)可以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上書國務院,從而達到影響公共政策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再比如在醫(yī)療體制改革上存有分歧的衛(wèi)生部和人勞部可以通過政協(xié)座談會對“部門利益”進行公開博弈。惟獨既無權無勢、又沒有自己的“行業(yè)協(xié)會”為自己代言的普通人,沒有充分行使話語權的方式和途徑。
沉默的大多數是利益最容易受到忽視的群體,尤其在這個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博弈的時代,誰沒有話語權,誰的利益就可能被漠視,所以說,我們所能看到情形是,但凡公共政策公開征求意見,反應最強烈、表達最充分的從來都是作為弱勢群體的普通人,對于他們來說,必須抓住為數不多的表達機會,來為自己的利益代言。
但是,就現(xiàn)狀而言,公開征求意見就像公開聽證那樣,也面臨著“聽而不證”、“征而不取”的尷尬,很多時候,征求意見不過是一個形式或者過場,尤其征求意見要靠政策的制定部門而非中立的第三者收集、消化和公布,醫(yī)改征求意見也存在這樣的危險。根據普通人的經驗,征求意見的過程中,踴躍發(fā)表意見以“挑刺”居多,畢竟,征求意見不是投票表決,贊揚并不是一種需要踴躍表達的意見。
然而,據稱,超過90%的群眾對此次征求意見稿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和建議,這意味著贊揚聲成為了征求意見的主流,而所謂的意見,隱藏在“加強”、“深入”、“加大”這樣的錦上添花式句式表達中。
從這個意義上講,普通人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話語權的缺失。對于這一問題,除了修正制定者“自己收集、自己消化、自己公布”的程序不正義,引入第三方意見征集和發(fā)布機制外,更重要的是拓寬普通人的話語表達途徑,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他們的話語權,當然,這也是保證公共政策理性的必要前提。(志靈)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