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吗在线视频,国产伦子系沙发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選擇溫和公關姿態(tài) 北京官方邀市民參觀垃圾焚燒

2010年06月27日 04:49 來源:京華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居民代表參觀高安屯垃圾焚燒發(fā)電廠中控大廳。記者 張斌 攝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本報訊 (記者文靜)昨天,(北京)市容委官員組織包括阿蘇衛(wèi)垃圾焚燒廠周邊居民在內的多位居民代表參觀高安屯垃圾焚燒廠。這是自年初政府組織居民代表赴日考察后,政府與阿蘇衛(wèi)垃圾焚燒廠周邊居民的再次公開接觸。

  昨天,市容委兩位固廢處的負責人,陪同近10位居民代表參觀了高安屯垃圾填埋廠、餐廚垃圾廠和焚燒發(fā)電廠。多名代表表示,通過參觀,對垃圾企業(yè)的運作流程、內部環(huán)境有了更新的認識。不過,阿蘇衛(wèi)的居民代表“驢屎蛋”等表示,從高安屯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和運作情況來看,很多技術尚未得到完善,比如二英的監(jiān)測數值還不能做到時時監(jiān)測,居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不應上馬新的焚燒項目。

  對此,市容委官員現場表示,目前北京的現狀是垃圾產生量大,土地資源有限,填埋廠又超負荷運轉導致臭味大,垃圾焚燒技術也是國外已經普遍運用并已成熟的技術,這種情況下,只有上馬焚燒發(fā)電廠,才能更好地完成現有垃圾的處理。

  >>現場

  綠色垃圾山震撼居民代表

  走進高安屯垃圾焚燒廠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區(qū)(高安屯垃圾綜合處理廠),與居民代表想象中的情景并不一致。

  馬路寬敞,廠房潔凈,鮮花成片盛開,最重要的是,空氣中并沒有難聞的氣味。這讓阿蘇衛(wèi)的居民代表王永有點驚訝,她說,之前來過兩次高安屯垃圾處理廠,但都被熏得受不了,這次基本沒什么味道。

  在高安屯衛(wèi)生填埋廠的土坡上,大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一眼望去盡是綠色的垃圾山。市容委固廢處副處長衛(wèi)潘明介紹,從千家萬戶收運來的垃圾進廠后先是統一過重,然后垃圾中的液體過濾出來進入污水處理設施,而垃圾被推平壓縮成硬塊再進行處理,最后垃圾全面被綠膜覆蓋,形成了目前壯觀的“綠山”。

  工作人員介紹,之前高安屯發(fā)生的臭味事件,主要因為填埋廠超負荷填埋,本來應該每天埋1000多噸,可當時埋了3000多噸,F在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啟用后,每天有1600噸垃圾焚燒發(fā)電,填埋量就下來了。

  在參觀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時,焚燒廠的中控室大屏幕顯示,爐溫一直在900℃以上。據工作人員介紹,溫度在850℃以上就不會產生二英,參觀的市民聽后放心了許多。

  “焚燒的熱值能達到1000大卡嗎” ,“除臭風炮那邊大概什么時候工作”……參觀現場,“驢屎蛋”和居民代表們認真地提出專業(yè)問題,讓工作人員刮目相看!绑H屎蛋”說,大家都覺得能有這樣的機會不容易,能和政府官員近距離溝通,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高安屯兩居民代表意見相反

  在參觀完畢后,居民代表與市容委官員進行了座談。談參觀感受時,王永第一個發(fā)言,她首先提出,更加關心自己的問題,她認為,阿蘇衛(wèi)現有的衛(wèi)生填埋廠臭味尚未得到治理,居民夏天難以忍受。這個臭味問題應該屬于低水平問題,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如果還要建焚燒廠這類有技術的項目,覺得不可行。

  王永說完后,來自高安屯周邊的物資學院教授鄒曉美表示,現在高安屯地區(qū)基本沒有臭味。她認為自2008年治理以來,該地區(qū)的臭味大大改善,基本沒有什么味道。她提出,居民應該從全局利益考慮,支持政府建設焚燒項目。

  作為鄰居,來自高安屯周邊的柏林愛樂小區(qū)的居民代表趙蕾提出相反意見,她認為目前仍有臭味,而且現在的高安屯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技術上還有一些待完善的地方,不應匆忙上馬焚燒項目。

  兩位鄰居,對是否存在臭味的感受完全不同。

  對于居民的爭論和意見,市容委官員并未發(fā)表看法和意見。只是對于阿蘇衛(wèi)的臭味問題,昌平區(qū)市容委負責人表示,正全力推進阿蘇衛(wèi)的填埋廠臭味治理工作,相信不久將有改善。

  -新聞背景

  隨著城鎮(zhèn)化的快速推進,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北京的垃圾圍城矛盾已經十分突出!盁边是“不燒”?一邊是與人爭地的垃圾,一邊是居民對垃圾焚燒可能帶來健康等問題的擔心,激烈的爭議使垃圾焚燒陷入輿論的漩渦。此前按規(guī)劃啟動的六里屯垃圾焚燒廠和阿蘇衛(wèi)垃圾焚燒廠在進行環(huán)評時遭到周邊居民的反對。

參與互動(0)
【編輯:朱鵬英】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