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2日電 “我家隔壁住著一個漂亮的美眉……”在最近一篇初三學生的作文中,“美眉”、“灌水”這樣的網絡詞匯出現(xiàn)。南方都市報報道稱,對于這些前衛(wèi)的詞匯,老師看得云里霧里,家長更加困惑:越來越多的網絡詞匯進入孩子們的生活,這對他們將來的發(fā)展是利還是弊呢?
個案學生作文屢現(xiàn)網絡語言
最近,一名初三學生在一篇周記中敘述了他和隔壁鄰居外出放風箏的經歷!懊烂肌、“886”等一些特殊的網絡詞匯在這篇周記中出現(xiàn)。平日很少接觸網絡聊天室的語文老師特地把這些詞匯圈畫出來,認為是錯別字。而這名學生的同學們卻認為老師的做法大可不必,運用這些網絡語言沒什么問題。因為,作為同齡人,他們都能理解對方要表達的意思。如“美眉”就是指漂亮的女生,在網絡上大量發(fā)表文字叫“灌水”,“恐龍”是丑女,“青蛙”是丑男。這些詞匯在網絡中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調查網友認同形成網絡語言
這些詞匯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位有多年網齡的重量級網友、深圳大學專門研究傳播學的葛博士認為,這源于網友們產生的靈感?铸、青蛙等網絡語言其實就是在上網的時候,有人猛然間就冒出這么一個想法,大家就用起來了。
葛博士說,為了快捷地輸入也是網絡詞匯在上網人士中普及的原因之一。
分析孩子語言習慣沒有定型
葛博士認為,孩子們對語言的使用習慣還沒有完全定型,所以接受新鮮的網絡詞匯也是正常的。甚至一些傳統(tǒng)媒體如廣播電視或報紙雜志也開始嘗試使用網絡詞匯。針對家長和老師的擔憂,葛博士表示無需過分擔心,應以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來對待。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進入成人社會后,他們的語言習慣會根據(jù)社會的需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