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13日電 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韓國政府已確認,將在漢城以南160公里處的燕歧-公州地區(qū)建立新首都,這項斥資400億美元的計劃將是亞洲迄今最大的建筑工程,到2020年為止,新首都將取代漢城成為韓國國會和政府所在地。盡管韓國公眾意見不一,總統(tǒng)盧武鉉卻堅持認為遷都一舉實屬必要,可以緩解漢城人口壓力,重新分配國家財富,并降低遭朝鮮轟擊的危險。
韓國昨日最后選定燕歧-公州地區(qū)作為新都地址,根據(jù)總理李海瓚宣布的計劃,政府將于明年購買17540英畝土地,于2007年開始建都,并希望建都后5年內將85個政府部門和機構的23萬員工遷入新都。隨后憲法法庭、國民大會和總統(tǒng)府也將陸續(xù)遷入新都,這地區(qū)的人口將從目前的14萬上升到50萬。為了提供遷都資金,韓國政府決定出售包括總統(tǒng)府“青瓦臺”在內的漢城大部分國家地產(chǎn)。
遷都計劃主要是為了創(chuàng)建一個類似華盛頓的政治中心,同時保留漢城經(jīng)濟、金融和文化中心的地位。目前漢城的人口占韓國4800萬總人口的一半,相比之下,只有1/9的英國人生活在倫敦。
盧武鉉將遷都作為自己競選計劃的重要部分,他表示,要改善漢城的狀況,將人口減少1/10是至關重要的舉措,同時南移160公里可以讓政府位于朝鮮大部分武器的射程之外。
然而大國家黨的反對者卻表示,盧武鉉此舉只是為了收買選票,而且遷都所花時間會是預計的兩到三倍。很多報紙?zhí)岢鰬撨M行進一步調查,一些民間團體也對該計劃提出了質疑,憲法法庭必須在6個月內決定是否批準遷都計劃。
民意調查顯示,公眾贊成和反對的比率基本持平。多數(shù)人認為應該由公民投票來決定,然而盧武鉉卻拒絕這一舉措。最猛烈的批評來自漢城,漢城市長李明博警告說,遷都將大大削弱漢城作為經(jīng)濟中心的競爭力。外國公司和政府對于遷都似乎并不支持,目前正準備遷入漢城的美國使館表示,在可預計的將來不會隨韓國政府再次遷移。而且如果朝鮮南北半島統(tǒng)一,很可能會再次遷都,甚至會搬到平壤。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公眾在遷都問題上的猶豫不決。
此前,巴西和澳大利亞等國曾進行過遷都,1956年,巴西將首都由擁擠的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但后者卻未能吸引眾多居民。1908年,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建堪培拉為首都,這里的市容很美,但過了晚上,市民還是更愿意到繁華的悉尼去。此外,由于東京處于地震帶上,日本政府也曾有意建立一座新首都,但相關的提議卻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落實。(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