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澇保收靠水利,農業(yè)增產靠科技”,這個老農諺,似乎還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
記者在一路采訪中發(fā)現(xiàn),為了安全起見,病危水庫有水不裝、有旱不抗、有澇不排、空庫面天,只為那萬一的破壩問責;大河兩邊堤壩坍塌、泵站破敗,淤塞的河床既不能排也不能存;上個世紀由億萬農民親手挖下的山塘和渠壩,有的被還原成了農田,有的變成了廢塘,田間地頭渠不連、壩不通。這就是我們的“糧食安全”所依靠的水利保障。
當然,其間也有許多讓人欣慰的例外。比如,按標準化農田要求修建的農田水利,渠道采用了先進的水泥硬化;有的按標準創(chuàng)建了高產攻關示范田,滴灌的技術達到了國際水準。
但對于絕大部分農田水利,綜合狀況評級處于報廢等級。
“農田水利要抓緊修,要好好修,補助農民再多,還不如把水利修好,農民家家都想修,可你靠我、我靠你,沒人出頭、沒人組織、光靠農民修不好。”
“水利部門看著心疼,當然想修、更想修好,只是下面沒腿賬上沒錢,沒腿沒法管、沒錢不能干!
記者在采訪中聽到很多來自農民、水利部門的言論,真是各有各的難。
多予、不取,這是中央的定調,有政策又有真金白銀補助,國家連年增加的投入都到了哪里?有一種觀點,“農田水利建設滯后”一是因為政府投資過少,二是公共資源部門化造成的。學界常以農村稅費改革取消、種糧補助增加、國家每年用于農業(yè)的投入大幅增長、農民是弱勢群體等,來說明農田水利同城市馬路一樣屬公共基礎設施,國家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修好,即使現(xiàn)在沒有錢,加大投資全包下來,設立一個目標,訂立一個規(guī)劃,十年二十年持續(xù)投入,再把資金整合好,只要有決心,終有一天能修好。
如果真是這樣,中國的農民可以吃一顆定心丸了。問題是,哪來那么多錢?資金整合真那么容易?縱然如此,仍不可期待過高。一是水利建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投入,需要持續(xù)不斷投入管護。此外,農田水利建設涉及面廣,不是一般的工程建設。
糧食安全需要實實在在的農田水利這個基礎工程,旱了、澇了、農民歉收了,補貼農民、提高糧價當然可以保護農民利益,可是我們還要保障十幾億中國人不能為吃糧擔心,畢竟倉庫沒糧心里慌。一位基層水利員告訴我們,不管有錢、沒錢,農田水利都到了必須干的時候了。
糧食一穩(wěn)天下安,水利一通糧食安。國家五部委已經聯(lián)合下文要求各縣區(qū)做好統(tǒng)一的農田水利專項規(guī)劃,應該說是向水利通的方向邁出了有決定意義的一步。但如何不讓規(guī)劃變成墻上掛掛的圖紙,如何讓渠相通、壩相連不再是期望,還有待各方的務實行動。 (王永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