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9热视频这里只精品18 ,baoyu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機會與壓力并存 在大城市“圍城”中堅守還是離開(2)
2010年05月26日 11:26 來源:解放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匯聚地,必然是百舸爭流

  是中心,必然是風云際會,百舸爭流。當人才、資金、商品匯聚到一個城市,固然給這個地區(qū)帶來了繁榮,也給這個城市以及新近加入這個城市的新居民帶來無限的機會,同時,也必然帶來更多的競爭;蛟S,在這樣百舸爭流的區(qū)域里,競爭就像劃龍船一樣爭先恐后。

  有人這樣形容上海:這是個發(fā)展機遇很大的城市,這是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這是個有著豐富文化活動的城市;同時,這也是個節(jié)奏很快的城市,這也是個房價很高的城市,這也是個本地話最難學的城市。

  調查顯示,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的受訪者,對這座城市感受最直接的是:競爭壓力大位列第一,達到58.8%;其次是工作機會多,達到52.9%;第三是收入水平高,為29.8%。

  顯然,較多的機會,較高的收入,必然需要承受更多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

  感覺工作壓力大的人群中,以白領為主,年齡集中在26~30歲及41~45歲。同時,有58.2%的人感到生活壓力大。對此,女性的敏感度要超過男性。而受過大學教育的受訪者,對生活壓力體驗更深。在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群中, 78.9%的人認為目前上海生活壓力過大。日常消費的成本也對人們的生活構成了壓力,數(shù)據(jù)顯示, 68.5%的受訪者覺得上海等大城市日常消費偏高。在所有的這些壓力中,近年來,住房的價格成為落戶上海等大城市繞不過去的最大障礙。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朱志遠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因為住房壓力,這兩年至少 “嚇”跑了30%的青年科研精英。本次調查中, 71.8%的人覺得房價走勢難以承受。就連執(zhí)行總裁、總監(jiān)等高收入階層中,也有八成左右的人認同這種觀點。

  揮揮手,周邊城市好安家

  大城市機會多,大城市收入高,大城市生活便利,大城市教育質量好,大城市有無數(shù)的好;同樣,大城市的節(jié)奏快,大城市的競爭激烈壓力大,大城市的開銷大,大城市的房價實在太高。于是,一些在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輕人選擇離開。

  調查顯示,從外地進入上海工作的受訪者中,有23.3%有過離開上海的念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打算離開,或者已經離開的受訪者中, 32.3%的人在離開上海后選擇去上海周邊的二線城市工作、生活;有近四成的人把眼光瞄準了小城市;選擇 “去上海以外大城市的人”為20.6%。另外,還有5.2%的人希望通過去國內外城市深造充實自己。 (見下表)

  需要說明的是,在兩成多的有過離開大城市念頭的受訪者中,真正付諸行動的,占8.4%:其中,有大約76%的是公司業(yè)務需要,派駐其他城市;還有約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在大城市的工作經驗和業(yè)務能力學有所成,可以到二線城市尋求更高的職位,或者自己創(chuàng)業(yè)。換句話說,在大城市求職是學習,現(xiàn)在畢業(yè)了,要找個能夠施展才華的地方,而大城市周邊的區(qū)域既有信息和交通的方便,又可以減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那些有離開打算的人士,卻遲遲沒有付諸行動呢?

  一部分受訪者認為:雖然大城市房價高、生活壓力大、存在著種種尷尬,但對于他們而言,比起家鄉(xiāng)的信息閉塞、機會不均來說,他們的選擇結果是留下堅守。

  也有受訪者表示,目前二線城市的房價也日漸走高,生活成本也在逐步加大,但環(huán)境問題、城市的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仍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起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物價低、環(huán)境好等優(yōu)勢顯得越來越弱,這也是接近四成的受訪者即使離開,也選擇到小城市的原因。

  還有部分受訪者認為,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久了,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文化氛圍中,如果離開,要重新融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時間成本也是很大的。

參與互動(0)
【編輯:吳歆】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