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3月21日下午抵達臺北,出席“第三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許嘉璐此次訪問臺灣是以葉圣陶研究會名譽會長的身份。圖為許嘉璐(中)應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jīng)交流協(xié)會理事長、臺灣前“立法院”副院長饒穎奇(左)邀請,在“第三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閉幕式上演講。 中新社發(fā) 耿軍 攝
中新社臺北三月二十七日電 題:許嘉璐在臺北談客家文化
中新社記者 耿軍 鄧敏
“客家精神在這場金融危機和隨后較長的經(jīng)濟低迷的浪潮中,一定會發(fā)揮巨大的團結眾人、穩(wěn)定人心,化危機為機遇的作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在結束此次臺灣之行前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暢談他對客家文化的認識。
許嘉璐應邀出席“第三屆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于三月二十一日抵達臺灣。
“我個人是第三次到臺灣,但也已經(jīng)時隔十三年了!痹S先生說:“我并不是客家人,但是從第一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我就被邀到會,我也以此為難得機遇,積極參與。”
“許先生為什么會對客家人有這份感情和熱情?”記者問。
許嘉璐說:“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有兩位我十分崇拜的大名鼎鼎的教授,一位是著名文學評論家黃藥眠、一位是著名的民俗學家鐘敬文,都是客家人?图胰酥匾曅帕x名節(jié),重家族、宗族精神的傳承,重堅韌耐勞、開拓進取,這些都和我自幼所受到的家庭傳統(tǒng)教育如出一轍。而當前的世界,許多民族漸漸疏遠與拋棄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tǒng),從而迷失了方向;相比之下,客家人的精神不但令我敬慕,而且催我深思。我們從客家文化中可以學習很多很多,這無論是對中華民族的今天和未來,還是對世界各國正在思考世界明天的政治家和學者,都是極其可貴的參考和啟發(fā)!
許嘉璐說:“中華民族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在飽受列強欺辱壓榨的同時,也不由得誤以為武器先進,就一切先進,相比之下自己幾千年的傳統(tǒng)則是導致國破家亡的罪魁禍首。我認為,當今海峽兩岸所出現(xiàn)的種種社會問題,例如道德淪喪,治安惡化,漠視環(huán)境等等,無不與這種時代思潮息息相關?图胰,則無論生活在哪里,也都遇到了各種文化接觸、沖撞和相互融合的問題,但是卻能傳統(tǒng)綿綿不絕,這是何其難能可貴呀!”
許嘉璐繼續(xù)說:“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為主,融合了當?shù)馗鱾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內涵,也就是倫理觀、價值觀,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猶如中華民族文化的守護神,在當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華古代文化在實際生活中的情形,客家文化是最好的教材!
談及客家精神的現(xiàn)代價值之所在,許嘉璐說:“當前嚴重損害了海峽兩岸經(jīng)濟,影響了十三億人民民生的世界金融危機的深層原因主要不是經(jīng)濟的,不是技術的,而是文化的。過分的貪婪、毫無節(jié)制的物質追求、不擇手段地攫取利潤,這正是西方文化重要內容的變體。大陸在這次危機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外向型產(chǎn)業(yè),而不是金融業(yè)。這固然和大陸始終堅持金融業(yè)有限度的開放和匯率依據(jù)一籃子策略浮動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在這些決策的背后起作用的依然是中華民族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居安思!、‘獨立自主’等經(jīng)驗;何況,勤儉持家,克己復禮,去奢、去甚、去泰等沉淀在人們意識中的古訓一直在指導著政策的制訂和人們的生活。因此,雖然在經(jīng)濟快速增長、國門大開的情況下,近年來大陸一夜暴富、超前消費、過度奢侈等現(xiàn)象有增無已,但是社會的基石卻沒有動搖,大大抵消了金融危機可能造成的影響。由此我想到,在經(jīng)濟全球化、生產(chǎn)率不斷迅速提高的情況下,客家文化中的許多精華應該也必然會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就是客家精神的現(xiàn)代價值之所在。”
許嘉璐對客家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也有很多的期望。他說:“現(xiàn)在對客家的研究大多還停留在客家形成史或流轉史以及表層文化,如圍繞著衣食住行,中層文化,如風俗禮儀、藝術節(jié)日等的形態(tài)上,方法也大多屬于描述性的。我希望能逐步深入到對深層文化,即精神、或曰哲學層面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也需要從平面的分析和敘述進入到與中華整體文化、異質文化、與僑居地文化對比的研究。”
海峽兩岸的客家鄉(xiāng)親尊稱許嘉璐為“客家之友”。這位在研究中華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了解并欽佩客家文化的學者在采訪結束時對記者說:“每當我讀到張九齡、黃庭堅、黃遵憲的詩,或在讀史時遇到文天祥、劉光第、廖仲愷等等的名字時,我都會想到客家人為中華民族所作出的貢獻,想像客家人的祖先跋山涉水、篳路藍縷的艱苦經(jīng)歷,揣想客家文化形成和保存、發(fā)展的艱難。這些閃閃發(fā)光的名字是激發(fā)我這名客家之友努力為中華民族貢獻全部精力的重要動力!(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