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1月5日電 臺灣部分“第三勢力”逐漸邁向整合,對被藍綠惡斗、兩大黨長期綁架的臺灣人民來說,應該值得高興。臺灣《中國時報》5日刊發(fā)評論文章說,“第三勢力”在臺灣能否生存,除了考驗人民需不需要第三聲音之外,“第三勢力”彼此間是否能在維持理想下,捐棄本位主義,做出最完美組合,也是一大考驗。
文章說,臺灣民間常流傳“選舉沒師傅,用錢買就有”,單一選區(qū)兩票制實施后對于“苦哈哈”的“第三勢力”小黨來說確實是一大問題;不過在藍綠惡斗已讓人民厭惡到了極點時,第三種聲音脫穎而出的機會并非不可能,因此以前一直隱性存在的小黨,才會在這次選舉中躍躍欲試找尋空間。
最近“臺聯(lián)黨”開除兩位區(qū)域“立委”,今天中執(zhí)會可能有會有第二波,“清黨”動作濃厚;其實,以李登輝為首的“臺聯(lián)黨”會有如此大動作意圖相當明顯,李登輝的格局當然不是在看大綠小綠整合,而是未來臺灣的政局走向;他想清的不是只有“臺聯(lián)黨”,而是形象不佳的候選人,讓臺灣能產(chǎn)生所謂的“本土左派政黨”。
因此李登輝周邊的幕僚,頻頻透過管道想與第三社會黨等形象清新、有論述能力的年輕人結合,也是希望能整合出完美的“第三勢力”。
尤其,民進黨的政黨不分區(qū)名單中,被起訴的男女參選人就各占一人,若外傳前黨主席游錫堃也被列入不分區(qū)指定席第一名,那民進黨的不分區(qū)名單將出現(xiàn)“起訴三人組”。這樣的組合,對期待清廉本土的選民而言,只怕難以接受。
至于國民黨,雖然名單還未出爐,但長期喜歡用“喬”(協(xié)商)的方式處理事情的國民黨,這次面對泛藍整合仍舊充滿利益分贓氣習,已經(jīng)曝光的名單中,也罕見太讓人耳目一新的人選。
文章指出,藍綠不分區(qū)人選都難以吸引中間選民時,“第三勢力”的空間與機會就出現(xiàn)了。不過“第三勢力”若單打獨斗,礙于缺乏組織、資金,確實有可能全軍覆沒,因此適度的整合,將是“第三勢力”突圍的最好策略。
難就難在,“第三勢力”要整合,但也不能“撿到籃子就是菜”,這幾年來政黨分分合合,只要政黨成員屬性不佳,必然難以持久,“第三勢力”如何既能合,但又不流于同流合污,考驗“第三勢力”領導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