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博物館,兩件“鎮(zhèn)館之寶”一直吸引著游人的目光:鄭潮炯的賣兒衣服和衣袋。追隨這兩件鎮(zhèn)館之寶,鄭潮炯當年賣兒救國的義舉也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鄭潮炯,新會大澤人。父親賣魚為生,因為家境貧窮,在他的記憶中,童年的生活十分貧苦。17歲那年,與許多鄉(xiāng)鄰一起,早早前往香港謀生,之后轉(zhuǎn)往馬來西亞等地從事小販生意,日子過得緊緊湊湊,等賺到一點積蓄后,才把老家的妻子接過來一起生活。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鄭潮炯和當時旅居南洋的一千多萬愛國僑胞,雖然遠在南洋各地,卻心系祖國的安危,希望能為祖國的抗戰(zhàn)盡自己的一份力。
1937年,他開始走上救國籌款艱苦之旅。從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茫茫南洋都留下他的足跡,到1942年,在短短5年時間里,他跑遍了南洋戲院、茶樓、碼頭、車站等,規(guī)勸僑胞們?yōu)樽鎳谷諔?zhàn)爭捐款,并把籌集的18萬義款全數(shù)交給以陳嘉庚先生為主席的“南洋華僑籌賑總會”。
在自己的第四個兒子沒有出生之前,鄭潮炯已經(jīng)有了3男1女。1940年,鄭夫人懷上第5個孩子。然而,孩子還沒生下來,父親卻已經(jīng)有了“念頭”。一天晚上,鄭潮炯以沉重的心情對妻子說,不管生下來是男是女,他都想把兒子賣給別人,換一筆錢支援祖國抗日,為挽救祖國,多出一份力。聽完丈夫的話,鄭夫人已經(jīng)淚流滿面。
聽說鄭潮炯要賣兒籌款救國,許多華僑心動了,一位祖籍廣東肇慶的華僑趙炳南為鄭潮炯的義舉,當即決定以80元買下出生不滿2個月的鄭社義為養(yǎng)子。而鄭潮炯這一“賣子救國”義舉震撼了很多人的心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